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,提升课程教学质量,8月27日,我院组织召开了2025-2026-1学期《创新创业基础》课程教学工作会。会议由江珊老师主持,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许潇丹、全体创新创业基础任课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。
会议围绕课程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安排、教学规范及实践教学要求等方面展开。许院长首先明确了本课程的核心目标,即通过系统教学与实践训练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、创业能力以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。他强调,课程应实现“掌握方法、产生兴趣、具体实践”三大目标,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各类竞赛。
许院长还就教学安排提出具体要求:一是授课时间为第10至17周,教师须提前做好各项上课准备,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教案、PPT,做到逐年有更新,授课内容能与时俱进;二是务必做到上课“五带”,即教材、教学大纲、教案、教学进度表、课件齐全;三是备课须结合专业特点、最新政策与真实案例,避免照搬现有材料;四是合理把握教学进度,确保8周内完成10章内容讲授;五是积极发掘优质项目,动员指导学生参与双创项目与赛事。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,他强调要严格遵循教务处规定,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与实践质量把控。
江珊老师补充指出,新任课教师应积极修改优化下发的教学资源,提升课堂效果。学院将创新类和创业类素材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,供大家备课使用,学院鼓励教师跨学院交流,共享教学资源与经验,共同推动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。本学期的教学大纲、课程考核方案和实践教学方案已修订,学习通平台上的实践登记内容同步更新,请各位教师注意大纲中分数比例变化,学院组织两次实践教学活动,老师做好协调、通知、批改作业等工作,老师合理安排时间,组织另外好课程实践活动。她还强调,要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堂管理,包括打卡、作业提交、讨论留痕等,期末大作业须纸质归档,同时保留电子版,教师应提前多次指导学生修改电子版创业计划书。最后,她提醒各位教师在期末登记成绩时务必核实班级人数,注意学籍异动学生的处理。
本次会议为新学期《创新创业基础》课程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,提供了具体指导,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。